.jpg)
提高 数据分析和 解读 能力。
经济新闻的主要功能是帮助 受众了解经济形势和政策。
经济新闻报道不是简单的数据 堆砌。
仅有数据是不够的。
因此,透过现象看本质对于经济新闻来说极为重要。
在大数据时代,对 数据的分析和解读是因人而异的,不同 的人对统一的数据可能有不同的解读。
因此, 如何正确分析解读数据,引导受众,是新闻工作者面临的挑战。
周四 美国 股市收盘 上涨, 标普500 指数再创新高,市场交投清淡,纳斯达克100指数跑赢主要基准股票指数,苹果、特斯拉等巨头上涨,能源生产商和银行股下跌。
此前美联储主席 鲍威尔表示央行具有遏制 通胀压力的工具,随着经济解封,预期通胀会暂时上升。
在发布 3月份会议纪要的第二天,鲍威尔表示,如果通胀预期持续变化,并显著超过我们希望的水平,我们会作出回应。
他还指出,全球各国疫苗接种进度的参差不齐可能对 经济复苏构成风险。
经济复苏既不完全也不均衡。
Oanda的高级 市场分析师EdwardMoya认为,鸽派基调依然可控,鲍威尔的谨慎言论再次传达出美联储维持超宽松立场的信号。
“中国经济并不属于K型发展,而是整体向上增长的趋势。
”全国政协委员、中国证监会原主席 肖钢日前在2021清华五道口首席经济学家论坛上表示,2020年以来,我国防控疫情取得决定性胜利,经济率先复苏,成为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大型经济体。
进入2021年以来,我国经济运行稳中有进,整体延续稳定 恢复态势。
关于未来的经济复苏、 结构调整、 宏观政策 目标、利率汇率走势,经济学家们亮出最新观点。
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原副总裁 朱民在论坛上表示,财政政策历来是调结构最有力和最关键的工具。
今年,一方面需要对疫情造成的新的 不平衡进行修补、恢复,另一方面要面向未来进行 结构调整,引领未来的经济发展,在这个节点上,财政政策的精准性和力度是非常重要的。
朱民认为,抓好结构 转型是大事,总量刺激不是今年最主要政策目标,再平衡和结构恢复、发展、转型是政策的主要目标。
他认为,2021年是经济结构转型的一个重要基础年,更多推动结构的平衡,引领结构的转型,把中国经济放到绿色的、可持续的新发展模式上,这是今年宏观政策的挑战和目标。
实际上,我国经济复苏步伐加快,但经济恢复仍存在不平衡的问题。
肖钢认为,应当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,构建新发展格局,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,同时加强需求侧管理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,尊重经济发展的规律,实现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更好结合,全面落实十四五规划确定的各项重点任务。